據美國彭博社報道,英國知名歷史學家尼爾 · 弗格森 ( Niall Ferguson ) 近日指出,美國和中國在外交政策方面就像狐貍和刺猬,狐貍關注的太多,而刺猬則能抓住重點,中國外交政策的重點一直是解決臺灣問題。
報道稱,弗格森日前撰文,提到了古希臘詩人阿爾基羅庫斯 ( Archilochus ) 的一句詩:狐貍千伎百倆而有盡,刺猬憑一技之長而無窮 ( The fox knows many things, but the hedgehog knows one big thing ) 。他認為,這句話也可以用來描述中美兩國的外交重點:美國是狐貍,在外交政策上追求各種目標、策略,力量分散;中國則是刺猬,做事情不脫離實現一個一貫的核心愿景,集中焦點。
弗格森在文章中以 1971 年時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秘密訪華、與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舉行會談為例,稱基辛格就像狐貍一樣,抱持太多目的,既想促成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又希望中國幫美國擺脫越戰,還想利用中國向蘇聯施壓。而周恩來就像刺猬,始終緊咬著臺灣問題,稱若此關鍵問題不解決,整個中美關系的結都打不開。
那之后,1971 年 10 月,第 26 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尼克松于 1972 年 2 月訪華;尼克松訪華結束時,1972 年 2 月 28 日,中美在上海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并確認了從臺灣地區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1979 年,中美建交。
弗格森接著表示,特朗普擔任總統期間最初也是 " 刺猬模式 ",針對中國搞對抗集中在關稅方面,但特朗普政府很快就進入 " 狐貍模式 ",時任國務卿蓬佩奧制造出華為、香港、疫情等更多問題拋向中國。然而,2020 年 6 月,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應約同蓬佩奧在夏威夷舉行對話時,楊潔篪開門見山地指出:"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
弗格森指出,拜登上任后,延續了特朗普的對華戰略," 貿易戰沒有結束,科技戰也沒有停止 ",而且,拜登政府更加注重拉攏盟友共同應對中國。但中國仍然是刺猬,解決臺灣問題依舊是中國的重點。
弗格森認為,也許臺灣對于美國這個帝國的意義,更像 1956 年的蘇伊士運河對于大英帝國的意義。當時英國不滿埃及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伙同以色列與法國想以武力奪回;而美國不愿在應付蘇聯之際節外生枝,反對英法動武,運河最終落入埃及之手,大英帝國這頭昔日雄獅被暴露出原來只是一只紙老虎。
弗格森寫道,若美國失去臺灣這張牌,會讓全亞洲看到美國主宰印太地區的時代已經告終,中國將洗刷兩百年來的衰落與恥辱,重新屹立于亞洲之巔,屆時就會是美國版的蘇伊士運河事件。
弗格森在文章最后稱,狐貍有行得通的時候,但在外交政策方面關注的問題太多,這樣就有失去重點的危險;刺猬只專注干一件大事,而這件大事很可能是 " 得臺灣者得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