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藍可兒在電梯里的詭異視頻瘋傳全網。
該案件鬧的沸沸揚揚,外界眾說紛紜,時至今日都是 " 未解之謎 "。
有人提起她的名字,就毛骨悚然——
有人滿臉疑問,好奇" 有沒有抓到兇手 "——
是的,盡管警方以 " 自殺 " 結案,但圍繞藍可兒到底是自殺?還是謀殺?仍爭論不休。
她去世之前,到底發生了什么?
該案件已經離奇到,人們猜測推理了足足 8 年。
而就在最近,網飛新推出的一部紀錄片首次披露了頗多證據細節,真相即將浮出水面——
《犯罪現場:塞西爾酒店失蹤事件》
甚至部分觀眾看完后,給出差評。
畢竟原本能 90 分鐘交代完的東西,它愣是分成 4 集,還一集花了 50 分鐘。
既然如此,廠長為啥還要推薦呢?
因為它有料。
一是,片中非常完整、縝密的還原了案情,視角包括酒店、警方、酒店住客、媒體、普通民眾、社會輿論等等。
看后除了對藍可兒前因后果有明確的了解外,它甚至能顛覆你對案件的看法,引人深思。
讓時間倒回案發時,藍可兒正在洛杉磯進行單獨旅行。
過程中,她入住一家名為塞西爾的酒店。
按照她的習慣,會每天與父母進行視頻通過聯系,可就在 2 月 1 日,她消失無蹤了。
電話沒有,原本當天退酒店房間的手續也沒有辦理。
打開藍可兒的酒店房間發現,她的東西攤的到處都是,護照、電腦、藥物等必備物品都留在房間內。
那她去哪了?
并且,這段電梯里的監控,就是她消失前留下的最后影像。
這段監控當年刷屏從美國到中國,只因畫面上的藍可兒太不尋常。
她獨自在電梯內,卻表現出驚恐狀。
時而將身體伸出電梯外,來回張望;
案件迷霧叢叢,有太多無法解釋的東西。
警方對酒店內約 700 個房間進行地毯式搜索,派警犬嗅藍可兒可能待過的每一個空間,隨后又增派空中支援隊,對樓頂、建筑外部勘察。
可惜,仍一無所獲。
為此,管理人員前往樓頂的水箱查看原因。
誰知,往里一看,水中正浮著一具赤裸的女尸。
很顯然,她就是藍可兒。
這下,案件走向愈發迷幻了——
樓頂大門緊閉,她是如何上去的,又為何會在水箱里?
而且水箱的蓋子是關閉的,如果是自殺,這操作簡直違背常理。
然而 ......
他們怎么也想不到,這一舉措引發了一場 " 帶血 " 的全民狂歡。
2
人人都有獵奇心態,不分國界。
大洋彼岸的咱們國內,只能來一場 " 頭腦風暴 ",過過嘴癮;
在美國,不少人便身體力行參與其中。
這家酒店稱得上是全球最具神秘色彩,曾經轟動一時的黑色大麗花就發生于此。
多年來,這里魚龍混雜,殺人、嫖娼、吸毒 ...... 什么事什么人都有。
因此,酒店背景,再加上藍可兒那段神秘監控,更激發了看客的濃厚興趣,并更加堅定她是被謀殺的事實。
有真心想幫著破案的,也有蹭熱度湊熱鬧的。
就有很多網紅和視頻博主,舉著攝像機,按照披露的藍可兒的軌跡體驗一番。
不過以好的目光看,他們似乎也提供了很多思路,替公眾解開不少謎團。
比如就有人發現,監控中電梯之所以長時間開著,是因為藍可兒按下了特殊按鈕;
而 14 層上面就是頂樓。
此外,通往頂樓的通道也并非只有內部樓梯一條,建筑外的消防爬梯也可直達樓頂。
事實究竟是什么呢?
3
盡管包括神探李昌鈺,都一度肯定藍可兒死于謀殺;
但紀錄片告訴世人,很多時候都是 " 先入為主 "。
外界輿論揪著 " 詭異視頻 " 不放,卻沒人關注正經的檢驗報告。
實際上,藍可兒患有雙相情感障礙。
漫長緩慢的治愈過程讓她痛苦不堪,這點,通過她在社交平臺的傾訴就能察覺到。
而尸檢結果顯示,藍可兒沒有吸毒和喝酒,且她體內還有一定處方藥成分。
藥物含量很少,這意味著她在案發前,減少或停止服用藥物。
一旦沒有藥物控制,病情便會反復,會抑郁躁動,失眠,產生嚴重幻聽、幻覺、驚恐等反應。
有網友就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她就在發作時有想躲進水里的沖動。
她曾經在大堂張開雙臂,瘋狂的大喊 " 我瘋了,但洛杉磯也瘋了 "。
可惜,由于塞西爾酒店向來 " 雜亂 ",根本沒有注意到她。
這作何解釋?
其實,在很多溺亡的案件中,死者衣物脫落是有過,并且也不排除,當事人在掙扎求生的過程中,為減輕重量,脫掉衣物。
實際上,目擊者的陳述是水箱門是開著的,只是記錄出現了錯誤。
另外警方還有一個致命的地方是,在搜查過程中去過樓頂,卻沒有詳細查看水箱等地方。
從目前的線索調查看,案件的真相大致如此。
或許有人會說,就這?
未免過于簡單了些,甚至難掩失望之情。
實際上,這也是部分觀眾看完這部紀錄片的感受,覺得勁爆的地方太少,還不夠玄幻。
對此,廠長表示心情可以理解,卻也感到悲涼。
記得片中還采訪了因發表以藍可兒相關歌曲的重金屬搖滾歌手莫比德。
不可否認,他的行為欠妥,但同時,他也是不折不扣的輿論受害者。
網民想當然的認為他的音樂充滿暴力與血腥,就等同于他是殺人犯,著實滑稽。
我覺得大家是希望有一個潛伏的怪物,進入酒店抓住她,然后丟進了水箱;
因為這就是大家所期待的。
他們傾情參與,瘋狂的腦補,勇于找出真兇,無非是打著 " 藍可兒 " 的旗號,一種單方面的自我滿足。
思辨要有,但不是無理取鬧。
" 圍觀過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亦是對生命的一種變相褻瀆。